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思维列控2NG体育官网app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NG体育官网app2023年,我国铁路行业加快复苏,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客户对相关设备、系统的采购、更新需求逐步增长;同时,铁路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实现营业收入11.80亿元,同比增长10.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18.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20.4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创新高。
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50.42亿元,净资产46.5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5.52亿元,负债总额3.8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67%,无有息负债。
报告期内,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列控、铁路安防、高铁运行监测三大业务市场格局稳固,市场占有率均保持领先。其中,公司列控系统实现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20.77%;铁路安防业务整体保持稳定,实现收入1.90亿元,同比下降6.39%。其中,6A、CMD等老产品受更新延后影响,收入出现下降;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调车安全防护系统(LSP系统)在报告期内加速推广,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订单金额稳定在2亿元以上,对稳定铁路安防系统业务形成了有力支撑;高铁运行监测业务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订单增速明显,相关业务收入企稳回升。报告期内,公司高铁运行监测业务实现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78%。
与此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落实降本增效措施,通过推进国产化、标准化、平台化等措施,产品综合毛利实现稳中有升,达到64.58%,同比增加2.91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持续发力,以LSP系统、LKJ远程无线换装系统等为代表的新产品扩大推广,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其中,LSP系统在报告期内加速推广,新签合同稳定在2亿元以上;LKJ远程无线换装系统实现大批量推广,新签订单突破8000万元;高铁移动视频(HMVP)扩大推广。报告期内,公司车务智能防溜系统、机车走行公里装置、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工务晃车平板、高铁工务智能识别等新产品陆续推出,并实现销售突破,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推进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投入研发费用13,953.2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1.82%。在重大项目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国铁集团“CR450科技创新工程”、列车智能辅助驾驶(STO)、重载铁路等课题;为中老铁路、雅万高铁提供持续服务支持;推进LKJ-15S系统、列车智能驾驶系统、智慧车站项目试验推广。在国产化替代方面,公司加快核心产品国产化替代设计,提升产品安全性的同时,助力公司降本增效;完成高铁JRU产品国产化替代设计,并获得订单,打开新造车市场。在产品认证方面,公司安全计算机平台、列车可编程逻辑控制单元(LCU)通过安全完整性等级认证,达到最高级别SIL4级;有源应答器、无源应答器取得CRCC认证,具备了市场准入条件;BTM产品取得了CRCC试用证书,待试用期满后争取早日具备推广条件。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2023年度共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1项,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3项。
公司注重投资者回报,管理层努力提升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提升现金分红比例,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收益。公司始终坚持稳定、可持续的分红理念,努力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回馈公司广大股东。公司上市以来,连续八年实施了现金分红,与股东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切实回报广大股东。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60%的现金分红比例,以2023年5月19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45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2.08亿元。
公司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产品面向国家铁路行车安全领域。铁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先行领域,而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为满足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的需要,历经数十年的发展,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已经成为保障铁路运营安全、高效的必要手段,持续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建设,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铁路行车安全系统的核心。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自2003年我国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规范总则(暂行)》以来,各列控系统提供商在该规范下向系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主要分为LKJ系统和ATP系统两大类。截至2023年末,LKJ系统应用于2.24万台机车和1,546列动车组上,LKJ存量市场约3.3万套。当前,我国LKJ系统的合格供应商主要有本公司、时代电气和交大思诺300851)3家;ATP系统应用于我国4,000余列动车组,主要供应商有4家。
LKJ系统与ATP系统的应用领域存在明显差异,与ATP系统不存在竞争关系。LKJ系统主要应用于我国全部机车和普速动车组(时速不超过250km/h),ATP系统主要应用于高速动车组和普速动车组。目前,LKJ系统仍是国家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主流装备,市场存量约3.3万套。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LKJ系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9%,保持稳定趋势。
我国铁路网以普速铁路为主,LKJ系统将持续占据我国列控系统的主流地位。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普速铁路11.4万公里,占比约72%。根据《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万公里。因此,未来十年,我国铁路网仍将以普速铁路为主,LKJ系统仍将占据我国列控系统的主流地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LKJ列控系统仍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LKJ技术水平提升、功能完善,公司第四代LKJ列控系统——LKJ-15S系统已开始小批量推广。LKJ-15S系统在采用车载数据控车的同时,兼容地面应答器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能够在CTCS-2区段上应用。LKJ-15S系统将实现对既有LKJ2000型列控系统的升级换代,并持续适应我国列控技术的发展。
目前,相关车载设备的使用寿命为8~10年。随着既有列控产品LKJ2000使用年限增长,各铁路用户投入运用的LKJ2000产品已进入更新周期,LKJ2000及配套产品的更新需求保持增长趋势。
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客户和大众对行车安全的需求持续提升,公司相继推出技术含量高、质量稳定的行车安全产品,不断推进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持续提升铁路安全保障能力。以LKJ列控为核心,公司研发了丰富的行车安全产品,涉及机车车载终端、地面设备及软件、大数据分析等,产品服务于铁路电务、机务、工务、供电等多个业务部门。
公司铁路安全防护产品主要有: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系统、调车安全防护系统(LSP系统)等。公司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系统、LSP系统在市场占有率、技术标准、品牌推广方面均占据领先优势。其中,6A产品、CMD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均在30%左右,LSP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公司LKJ列控系统、6A、CMD系统、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等产品作为重要的行车安全装备,构成了紧密的车载生态,相关系统形成的大量的行车数据成为我国机车信息化的重要数据源。
公司全资子公司蓝信科技是我国高铁车载安全监测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DMS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系统)、高速铁路列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其中DMS系统、EOAS系统车载设备是我国动车组的标准配置。
我国高速铁路因其行车安全性高、速度快、舒适性好等特点,成为引领铁路行业迅猛发展的轨道交通之一。高铁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的重中之重,因此,铁路主管部门对涉及运输安全监测产品设置较高的产品准入门槛。整体而言,我国铁路行业准入门槛高,具备资质和实力的企业相对较少。在该细分领域,尚未出现有力的竞争对手,公司市场格局持续领先。
高铁是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的主力,2023年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呈现高速增长。2023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投产新线公里。根据国铁集团发布的《2023年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高铁里程占比28.30%;2023年,我国铁路完成旅客运输量36.85亿人,同比增长120%。《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NG体育官网app。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构建现代高效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以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延伸的发达高速铁路网,构建快速综合交通网的主骨架。
根据《CTCS-2/3级列控车载设备维护管理办法》《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运用维护管理规则》等规定,DMS系统、EOAS系统等监测系统的更新换代周期通常为10年。伴随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我国动车组保有量快速增长。动车组保有量从2008年末的176列增加至2022年末的4,194标准组,近十年来平均每年新增动车组超300标准组。目前,我国动车组DMS系统已逐步达到更新年限,产品更新或升级换型需求有待释放。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两大领域,主要包括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三大业务。
在普速铁路领域,公司主营业务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发、升级、产业化及技术支持,向客户提供适用于我国铁路复杂运营条件和高负荷运输特点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行车安全监测系统、LKJ安全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等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形成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两大核心业务体系。主要产品包括LKJ2000、TAX装置、LAIS/LMD系统、6A、CMD系统、LSP系统等。
在高速铁路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及衍生产品的研发、集成、销售与技术支持,具体由蓝信科技负责,主要产品包括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DMS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系统)、高速铁路列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TDIS平台)、信号动态检测系统(TJDX)等。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升级及产业化,在技术积累、人才团队、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质量、技术支持体系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良好的市场声誉、优异的品质、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稳定的客户群推动公司进入良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轨道。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市场推广策划,促进各项管理措施落地,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司致力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升级、产业化。在近三十年的实际应用、推广、完善历程中,通过长期对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行车组织状况、运营管理模式的摸索和对未来发展的前瞻分析,公司掌握了包括LKJ车载数据、控制模式、运行数据记录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列车安全监测、铁路安全管理与信息化领域形成了多项具备前瞻性的技术储备和较为丰富的产品种类,并促进我国铁路系统构建了以LKJ系统为核心的行车安全应用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铁路运营基本国情的列车运行安全保障系统,为保障历次铁路大提速和中国铁路发展做出了贡献。
持续的高比例研发投入,推进我国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升级与进步,有力保障公司处于行业技术优势地位。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1,480万元、14,194万元、13,953万元,研发费用始终保持在当期营业收入的10%以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主导或参与5项产品技术条件、6项行业标准以及8项技术规章制定,拥有专利445项(其中发明专利128项,实用新型专利247项,外观专利7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85项。较强的专业积累和持续增加的科研投入确保了公司核心产品、技术发展的稳定性、延续性,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1项,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3项)。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列车运行控制及运用管理信息化领域,铁路行车安全装备与整个铁路运输安全息息相关,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事关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核心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而且必须对中国铁路发展、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列车运行安全需求有着深入的理解。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培养出对中国铁路安全事业拥有深刻认识和执着信念的人才团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人数1046人,其中技术人员659人,占比约63%。公司核心人员在各自专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铁路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业务整体规划和布局方面具备前瞻性,能够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并有效、迅速付诸实施。
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公司LKJ系统已成为我国车载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的核心装备。同时,公司多次参与国铁集团车载信息化项目的研发,先后研制了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系统车载子系统、LSP系统等产品。
公司LKJ2000、6A、CMD系统均为铁路机车的标准配置。以LKJ系统为基础,公司主要产品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协同效应,持续巩固了LKJ列控系统在机车信息化的中枢地位,并构建了丰富的机车车载生态环境,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巩固了公司在铁路行业的优势地位。
目前,公司形成了多功能、多种类的产品体系和专业化、综合化的行车安全保障产品提供能力,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同时满足客户对列车运行安全控制、机车状态监测、行车安全管理及信息化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子公司蓝信科技是我国动车组DMS系统、EOAS系统等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凭借产品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蓝信科技DMS系统、EOAS系统已基本覆盖我国全部动车组,并形成覆盖全部动车组的车载设备及覆盖国铁集团地面数据中心、18个铁路局地面数据中心的车地数据传输架构体系。
2006年以来,蓝信科技便专注于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及衍生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蓝信科技深耕高铁行车安全系统领域十余年,掌握了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设备状态数据的源头和车地传输通道资源。经过多年的研发攻关与技术应用,蓝信科技已围绕核心业务构筑起坚固的竞争壁垒,成为中国高铁列控设备动态监测专项技术的持有者、标准制定的参与者以及列控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凭借产品先发优势和长期的应用实践,蓝信科技构建了覆盖国铁集团的地面数据中心,形成体系化的产品应用,构建了完善的高铁设备监测生态链。
目前,蓝信科技的DMS系统、EOAS系统已成为我国动车组的标准配置,成为我国高铁车载安全监测设备的核心供应商。
通过多年来对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推广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我国铁路行车组织状况的深入理解,公司逐步构建起了以主动服务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需求为核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支持体系。公司在为铁路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的同时,能够及时响应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控制的需求,使产品始终与市场需求相契合,保证产品及时有效地适应我国线路设施或运输组织条件调整的需求,有力的保障了我国铁路安全持续、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024.05万元,同比增加11,306.77万元,同比增长10.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07.73万元,同比增加6,569.82万元,同比增长18.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28.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890.57万元,同比增长20.42%。
1、行业主管部门对列控系统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作为重要的铁路运输基础设备,LKJ2000、LKJ-15型列控系统需要通过铁路主管部门的资质认证、CRCC认证。随着我国路网规模的持续增长,我国机车和动车组保有量稳定中有升,车辆上安装的列控系统更新改造基数持续增大。截至2023年末,LKJ系统应用于全路约2.24万台机车和1,546余列动车组上,存量市场约3.3万套。
2、公司LKJ系统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趋势。目前,LKJ系统的合格供应商主要有本公司、时代电气(688187.SH)、交大思诺(300852.SZ)。截至2023年底,公司LKJ系统市场占有率超过49%。
3、LKJ系统更新、升级换型需求长期并存。LKJ2000是我国目前安装使用数量最多的列控系统,该型号列控系统最早于2001年开始推广,持续保障我国铁路运输安全20余年。根据铁路主管部门“LKJ的使用寿命为6至8年”的有关规定,LKJ2000型列控系统已历经2轮设备更换,目前正在进行第三轮更新,LKJ系统待更新需求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公司新一代列控系统(LKJ-15S系统)已经通过了CRCC认证,并在北京、郑州、南昌等铁路局的机车、动车组列车上开展试验和试用考核,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准确、效果良好,能较好地满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发展的需求。2019年以来,公司LKJ-15S系统已实现小批量推广。
铁路安防系统主要产品包括6A终端、CMD系统、LSP系统等。报告期内,公司铁路安防系统格局稳定。
报告期内,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市场格局未发生变化。公司子公司蓝信科技是我国高铁DMS系统、EOAS系统的核心供应商,目前相关产品暂无竞争厂家。
蓝信科技专注于铁路安全领域,主要从事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包括动车组列车运行状态、列控系统运行状态、动车组安全操控信息、高速铁路线路环境等全方面的实时状态监测、智能分析和大数据信息管理,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DMS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系统)、高速铁路列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TDIS平台)等,主要应用于高铁领域,核心产品已基本覆盖所有动车组列车。
蓝信科技致力于推动铁路安全运输的信息化管理,在高铁信息采集分析、后端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具有深厚积累。蓝信科技核心产品DMS系统、EOAS系统是适用于我国复杂运营条件和高负荷运输特点的监测系统,为铁路电务部门的动车组列控设备维修维护和机务部门的动车组司机操作规范化管理、应急故障处理提供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基本国情的列控数据信息化管理体系。
此外,蓝信科技亦持续在LSP调车防护系统、应答器、应答器报文传输装置(BTM)、高速铁路移动视频等业务及技术领域开展研发投入,产品与服务从高铁领域进一步拓展。随着我国铁路客运需求、高速铁路里程的增长,我国动车组保有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将进一步促进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市场增长。
公司致力于服务轨道交通运输安全,助力轨道交通科技发展。为适应新时期铁路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等政策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精神引导下,公司经过充分讨论,制定了现阶段的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如下:
抓住国家轨道交通发展机遇,围绕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公司在铁路行车安全系统方面积累的成熟经验和资源优势,在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地铁等其它轨道交通领域进行业务拓展,实现基于铁路业务的多元化产业链延伸,实现由产品经营向产业经营的战略转型,全面建成“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信息化系统提供商”。
1、在列车运行控制领域,公司将重点完善和推广LKJ-15S系统及配套应用。同时,进一步加大列车智能驾驶系统、CTCS-1级等列控系统研发投入力度,尽快推动LKJ-15S系统、地铁工程车运行防护系统等产品实现产业化推广,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轨道交通列控提供商。此外,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机车智能驾驶系统(STO)的产业化,力争在列车自动驾驶领域获得市场先机。
2、在铁路安全防护领域,公司将围绕列车及列车设备、铁路作业的人-车-物安全防护需求,提供智能化的安全防护系统。其中,蓝信科技将重点推动“人车物一体化安全防护系统”建设,实现“车防人”、“车防车”、“人防车”、“车防物”的一体化安全防护功能,解决铁路作业安全防护痛点。
3、在列车运行监测领域,思维列控和蓝信科技已具备覆盖“普速+高铁”多方位的列车运行监测产品体系,未来将持续加强技术与应用融合,进一步扩充产品线,完善车地一体化的安全监测与信息管理业务体系,不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4、思维列控与蓝信科技共同推动铁路信息管理及大数据应用。依托双方的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不同业务部门信息化管理平台之间的功能融合、优势互补、数据分享,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在铁路安全领域建设并实施全方位监测、智能化判断、数据化管理、协同化工作的一体化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5、在现有的列控、机务安防、电务安防等铁路业务基础上,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市场整合、技术整合,做大规模,优化业务布局。
1、布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地铁等其他轨道交通业务,在信号、综合监控、综合安防等细分领域努力开拓培育新业务,开拓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2、加快推进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产品装车试验,尽快实现市场突破。
3、培育轨道交通外业务,优先发展智能交通、机器人等业务,为公司长远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多元化发展格局。
4、坚持以产业为本、资本驱动、人才拉动的产融学互动发展模式,在公司进一步做强实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平台,加快形成“实体经营+资本运营”的双驱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格局。
2024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思路,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技术创新驱动,提升质量效益,加快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如下:
抓住本轮设备更新改造机遇,积极应对持续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利润考核为导向,一是要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优势地位,提升弱势地区市场份额,确保既有产品收入稳定增长;二是着力推进LKJ远程无线数据换装、机车乘务员智能行车指导系统、LSP系统、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管控系统、高铁移动视频平台(HMVP)等新产品推广,争取实现更大的突破。三是持续贯彻落实“降本、提质、增效”等措施,助力公司实现公司更高质量发展。
抓住铁路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公司LKJ-15S、智能驾驶系统(STO)、智慧站场项目、LSP系统、地铁LCU等新支柱项目的技术成熟度和智能化水平,着力扩大相关项目的应用效果,并在地方铁路、厂矿、港口等非国铁市场形成规模突破,提升公司战略产品的销售占比,加快公司产品结构优化调整。
研发方面,公司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强化公司前沿科技技术储备,提高公司在铁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面推进产品的智能化、系统化、标准化、国产化、数字化、模块化等方面加大投入,狠抓标准化国产化落实,提升质量效益;强化科研管理,提高成果转化,扩大外部协作,增强研发能效。围绕客户无人化、降本增效等现实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筑牢行业优势地位。
生产方面,坚持均衡生产、精细管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设备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促产能、增效益。质量管理方面,加快探索产品检验的智能化,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检验和预警功能,力争实现从质检到“智”检的蜕变。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合理控制人员规模,通过强化激励政策,激发企业活力。
安全是列车运营的生命线,而铁路行车安全系统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产品质量尤其重要。公司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18个铁路局、地方铁路公司等客户。一旦出现因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铁路行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市场声誉、持续盈利能力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红线意识,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加强质量管理人才梯队建设,提升公司全员质量意识促进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提高产品“标准化、自动化”水平,促进公司整体业务目标的实现。
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同时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造成基础建设整体投资下降等风险。
在国家铁路、城轨交通项目落实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铁集团和政府对轨道交通项目的整体投入,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国铁集团和我国各级政府对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投资规划、审批流程、招投标安排等。未来如果国铁集团及政府部门对行业的有利政策出现变动或招投标计划变更,政策红利出现消减,则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应对措施:持续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国铁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信息,及时掌握行政政策变化,分析和研判政策变化对公司产生的影响,积极应对,提早防范;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强新技术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深挖潜能,提高公司风险抵御的能力。
公司所处的轨道交通行业处于技术快速升级应用阶段,行业内公司需要不断改进、设计和开发紧贴技术发展趋势及客户需要的新技术与产品。为更好满足我国铁路运输对安全与效率的需求,公司前瞻性地开展了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LKJ-15S系统)、机车智能驾驶系统(STO系统)、智慧车站系统项目、高铁移动视频系统(HMVP)、调车防护系统(LSP系统)等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试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继续保持公司在列车控制、高铁综合监测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如公司出现技术研发延误、未能迎合市场需求、未能紧贴技术趋势、研发成果未达预期等情况,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发展将受到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坚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等开展合作,加快前沿技术引进与应用。另一方面,严格把控研发流程管理,加大新产品试点、推广力度,加强研发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和确认,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研发方向;此外,公司将着力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能,加强市场宣传引导,加快新产品的市场推广。
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62,370.59万元、70,176.85万元、86,894.69万元,应收账款金额较大。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如果公司不能维持应收账款的高效管理,任何应收账款的大额坏账损失都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1)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3年以内,占比约98%,其中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85.73%(铁路客户招标一般集中在当年下半年甚至是第四季度,导致当年销售回款率低,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较高),1至2年的占比为8.69%,2至3年的占比为3.58%。从公司经营考核和历年实际回款情况看,公司3年以上应收账款回款率在98%以上,坏账风险较小。(2)公司客户主要是国铁集团、各铁路集团公司等单位,客户信用良好,产生坏账的风险较小。另外,公司通过加强与客户沟通、定期核对账目等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力度,本期回款情况较好。
高新发展:昨晚公告并非指交易失败,若再次召开董事会或将影响收购资产的发行价
高新发展:昨晚公告并非指交易失败,若再次召开董事会或将影响收购资产的发行价
已有12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237.72万股,占流通A股3.25%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9.03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